为全面贯彻教育部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、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等文件精神,加强课程思政建设,助力高校立德树人,提升教育智慧,推进智慧教育,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21年5月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联合举办“首届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高级论坛”。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系各教研室主任、副主任参加了此次论坛。
参会教师合影
本次论坛的主题为“立德树人·教研有道·知行合一”,聚焦思政育人、课程提质、教学增效、技术赋能等核心问题,探索了高校外语教育前沿领域的重大话题。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教学环境,技术赋能催生混合式教学、在线教学、智慧教学的发展;基于学情和需求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成为趋势,个性化教学必须借助大数据、语言智能等手段实现有效教学;泛在学习使外语学习变得随时随地,外语学习正日已突破时空限制,学校与社会的边界日渐模糊;培养具有中国情怀、国际视野,通晓国际规则、参与国际竞争的跨文化国际化人才正成为新的育人使命。在这一过程中,教研室是重要的一环。
叶青副社长致辞
本次论坛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叶青致开幕词,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、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、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红玲教授等为论坛做主旨报告。徐锦芬教授以《如何实现大学英语视听说有效教学》为题进行主旨报告,她指出了当前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存在明显滞后现象及其原因,并提出实现大学英语视听说有效教学的措施包括:提高视听说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指导;实现视听说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现;编写高质量的教材、以教学实际为基础,吸收先进外语教学理论。在题为《基于未来需求的外语一流课程建设》的报告中,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指出,立德树人、全球化、从语言学习转向语言生活、移动互联式职能技术、线上线下教学更加深度融合、学习方法变革等,都是外语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满足未来的变化与需求。张红玲教授指出,对接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,在外语学科中开展跨文化教育大有可为,其中包含在课程思政、文化自信、中外人文交流、公共外交、国际组织人才、全球治理人才等方面。在跨文化教育方面,情感态度的培养是重点,行为技能的培养是目标。
随后,湖南大学任远和莫婷副教授分别以《新目标大学英语(第二版)综合教程》第1册第6单元的Pleasure of Reading以及《新目标大学英语(第二版)综合教程》第2册第1单元的Under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为例,分享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和新实践,以及大学英语混合式协同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。
本次论坛组委会设置了四个分论坛,分别以“思政育人路径”、“一流课程建设”、“智慧教学实践”和跨文化教学实践”为主题,各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,分享了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经验。
外国语学院一直重视师资研修和梯队建设,本次论坛以多元理念剖析、多重视角切入,汇聚多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推动了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、创新发展,全面构建了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。